塑胶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凶,而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,可能会在海中生物鱿鱼的身上。原来科学家从鱿鱼触脚上吸盘的齿环,发现一种类丝蛋白的成份,未来可望用来取代塑胶原料,重点是还能分解,不会造成环境的负担。鱿鱼,是许多老饕眼中少不了的海鲜佳肴。最近科学家也对它格外感兴趣,甚至视它为拯救海洋的救星。原来鱿鱼捕捉猎物,靠得是触脚,触脚上有好多的吸盘,吸盘里头则有坚韧的齿环,而这种齿环的结构,是一种特殊的丝蛋白。
美国学者狄米崔:“因为鱿鱼是一种无脊椎动物,它没有骨头,所以得靠这样的吸盘来攫获猎物,而在吸盘之内,为强化力量,有这种齿环蛋白,它是一种组织性的蛋白。”这名美国宾州大学的学者,率先发表鱿角齿环的研究,他发现这种丝蛋白,不但有很大的可塑性,还又能被分解,有希望成为塑胶的替代原料。
学者狄米崔:“我们所做的就是搜集,全球不同的鱿鱼品种,分析样本进一步检视。”这项研究对于,海洋格外重要,除了海面惊人的垃圾。海中更有许多,看不见的塑胶征粒,它们大多来自现代人穿的塑纤刷毛衣物,每次洗涤时就会有塑胶微粒,随着污水留进海洋,有如海中的PM2.5,被鱼虾吃下肚后,进入层层的食物链,最后人类也遭殃,而鱿鱼齿环蛋白,也可望取代塑纤材质,变成一种环保的衣料。
科学影片:那意味着它可塑性很大,还可重复使用,有点像是目前特定的聚脂纤维,使用于PVC等材质。但如果要全面取代塑胶,哪来那么多的鱿鱼,去找齿环丝蛋白呢,其实在实验室使用基因工程细菌,以糖水和氧气就能做出来,把干净还给海洋,人类才是最大受益者。